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

登录  | 立即注册

游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查看: 38|回复: 0

【小白向】台式电脑硬件选择简明教程(2):CPU

[复制链接]

8

主题

5

回帖

117

积分

[Lv.3]强能力者

积分
117

活跃会员

QQ
发表于 2025-10-1 23:37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弹剑作歌 于 2025-10-2 10:59 编辑

一、CPU

        CPU(中央处理器)是一台电脑的核心,主要负责执行程序、处理数据等。CPU的构造较为简单,正面是金属顶盖,其内部封装着CPU的核心,下面是PCB板,背面有金属触点或针脚,多数还有贴片电容等元件。

        选择电脑硬件的第一步就是选择CPU,确定了CPU,也就确定了一台电脑的技术世代,主板、内存、显卡等许多其他硬件都要依据CPU的型号来决定。接下来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CPU的选型与测试。

        1.主要参数
        (1)核心数、线程数:核心数是CPU最简单直接的参数之一。CPU由多个功能相同的部分构成,这些部分称为“核心”。同一个核心在某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程序,因此,同一代产品中,核心数越多的CPU,其并行处理任务的能力就越强。现代CPU大多有超线程技术,也就是从软件层面上,将一个物理核心分成两个逻辑核心,可以“同时”运行两个任务以更充分地利用CPU的性能。但这种技术创造出的线程是虚拟的,也并非真正让CPU核心同时执行两个任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12代酷睿以后的英特尔CPU采用了大小核异构设计,大核性能强,处理计算密集型任务,小核能耗低,处理实时性任务,只有大核才能超线程。在此之前,CPU中的所有核心都是一样的。对于不支持超线程的CPU,线程数=核心数;对于支持超线程的,线程数=核心数*2;对于12代及以后的酷睿CPU,线程数=大核数*2+小核数。
        (2)主频:主频是CPU的运行速度,通常在GHz级别。其他方面都相同的CPU,主频越高处理任务就越快。现代CPU的主频通常是根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的,任务少时主频低,利于节能;任务多时主频高,性能更强,但此时CPU发热量会上升。对于某些CPU,用户可以自行提高主频上限来进一步榨取CPU的性能,这种操作称作“超频”,这会导致CPU运行不稳定、发热量大、寿命缩短等,但通常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性能提升。Intel的CPU中尾缀带K的产品(如Core i5 14600KF)和AMD的部分产品支持用户自行超频。
        (3)制程工艺:即CPU的制造工艺,最简单的说法是多少纳米,数字越小则越先进。更具体的说法有单位面积的晶体管数量、用了什么特殊技术等。制程工艺先进的CPU可以在更小的面积上放下更多的晶体管,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能效比。有一个著名的经验“定律”叫“摩尔定律”,内容是说:“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。”在过去数十年中,实际情况与这一“定律”吻合得很好。因此,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,选择更新的CPU总是很好的选择(某一代产品出现普遍性问题的情况除外)。
        (4)缓存容量:缓存是CPU核心临时记录数据的存储区域,容量小,但有着极高的读写速度,通常分为L1,L2,L3三级。缓存越大,就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,而不必到速度较慢的内存中去读取数据,因此CPU的性能就更强。
        (5)发热情况:商品介绍中一般不会标明此参数,需要到实际评测的资料中找。发热情况决定了一款CPU需要配备怎样的散热器。如果CPU温度过高,为了保护硬件,CPU就会降低运行频率,影响性能。有些CPU因为设计缺陷,会导致热量积存无法散出,这会导致损失不少性能。
        2.市场情况
        如今电脑CPU市场的绝大部分都被Intel和AMD两大巨头占据。Intel历史更久,技术积累更丰富;AMD在推出ZEN架构后凭着更好的性价比后来居上。如今Intel的新产品在许多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,保受诟病,AMD在许多方面已超越Intel。对于新手,一般仍推荐选择Intel的产品,AMD的CPU有时需要做一些额外的配置才能稳定运行并发挥应有的性能。对于一般办公需求,选择Intel的Core i3或不带k的i5,AMD的RYZEN R5即可;对于游戏或专业应用需求通常需选用更高规格的,有些应用看重多核性能,有些看重单核性能,需要具体分析。对于具体型号选择网上有大量此类内容。下面的“天梯图”(部分)展示了当前及历史上一些CPU性能的相对关系。

        3.检测方法

        (1)基本信息:可以通过系统的任务管理器读取,也有各种专业软件可以读取更详细的信息。
        

        (2)性能测试:即测试CPU的计算性能,通常用CPU-Z来测试,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之一。特别强调:十分不推荐用鲁大师做性能测试,其测试方法很不科学,常常会给出一些很离谱的结果。CPU-Z可以测试单核性能、多核性能,还能与另外一款处理器的数据作比较。

        此外,还有一款软件AIDA64可以测试CPU缓存性能以及对于不同类型计算任务的详细性能数据。


        (3)稳定性及散热测试:通常使用AIDA64中的系统稳定性测试,可以使CPU满负荷运转(远超正常使用所能达到的程度),同时检测CPU温度和核心电压等数据,以测试CPU的稳定性以及散热器的性能。一般认为只选择Stress FPU时CPU可以达到极限功耗,能最大程度地测试其稳定性。

        推荐一款工具,叫做“图吧工具箱”,里面包含了CPU-Z、AIDA64等常用的工具,我们后续将介绍的测试工具里面也都有,十分方便。
图吧工具箱官方网站 - DIY爱好者的必备工具合集
        4.国产现状
        国产CPU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进步,但相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落后。在桌面CPU领域,龙芯公司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,其拥有自研的硬件与指令集架构,近年来发展迅速。近年来其产品在性能及兼容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。海光公司最初继承了AMD公司的CPU架构,后来在此基础上自行更新迭代,也有良好的发展势头。其他公司如鲲鹏、飞腾、申威等也各有所长,占据着不同市场位置。当前,极少有人使用国产CPU进行DIY,主要是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政府部门、军队等单位会大量使用国产CPU。笔者衷心希望国产处理器能够早日达到或超越世界先进水平。

这篇教程就到这里了,如内容有误或有其他建议与补充等,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下一篇将介绍主板与内存的相关知识。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电信科协官网

GMT+8, 2025-10-31 22:34 , Processed in 0.10007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